
在「沉浸式設計」大熱的今天,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創(chuàng)作與之相關的作品。

Refik Anadol,1985年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。是土耳其多媒體藝術家兼導演、谷歌藝術和機器智能項目駐場藝術家,目前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生活和工作。

▲Refik Anadol

他不斷探索物理與數(shù)位實境的交集,也重新定義了建筑結構與媒體藝術的關系。

他運用實時音樂與視覺特效打造公共藝術雕塑,呈現(xiàn)沉浸式的感官體驗。

1

洛杉磯愛樂樂團為慶祝百年誕辰,與Refik Anadol合作,在洛杉磯市中心呈現(xiàn)了為期一周的公共藝術裝置「WDCH Dreams」。


Anadol和他的團隊利用Google的計算算法,將樂團官方提供的高達45TB的數(shù)據(jù)進行了可視化。


42臺大型投影儀將這個龐大的「數(shù)據(jù)宇宙」
投影在當代著名建筑師Frank Gehry設計的音樂廳上
▼





黑科技與建筑的無縫結合,訴說著樂團百年的歷史
▼




2

洛杉磯愛樂樂團演奏的Amériques伴隨著Refik Anadol的視覺裝置,給現(xiàn)場觀眾帶去無比沉浸的體驗。


Anadol創(chuàng)建的動態(tài)可視化程序使用定制的算法,將這首Varèse的經(jīng)典作品表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。





3

Refik Anadol使用機器智能算法搜索和分類1,700,000個文檔之間的關系。



檔案中的多維數(shù)據(jù)被轉換為沉浸式媒體裝置,重塑21世紀博物館感知的記憶,歷史和文化。


讓人們可以體驗被圖書包圍的感覺,并與這些視覺資料元素進行實時互動
▼


它既展現(xiàn)了藝術與科技的無窮魅力,也反映出歷史文化的浩瀚滄桑。





4

使用四臺投影機進行投影,配上類似囈語的配樂,把觀眾包裹進這虛幻的空間。




黑白基調(diào)的11分鐘投影包括螺旋線條、黑洞、枯山水似的動態(tài)圖像,仿佛一個鏡面版的時空隧道。


在這個空間內(nèi),身處其間的觀眾會完全陶醉在「失重」和「漂浮」的奇妙感受中難以自拔。



END


首頁



